从江苏泰州3.11事故看高价态有机碘化物的危害

从3.11事故看高价态有机碘化物的危害

2025年3月11日江苏泰州某公司发生一起爆炸事故,其事故简述如下:3月9日该公司在试产2-碘酰基苯甲酸后,将其转移至质检楼一楼楼面晾干。但由于自然晾干时间长,无法满足交货要求,3/11日下午15时遂采用纱布过筛的方法加速成品干燥,15时30分发生燃爆。

本事故涉及的罪魁祸首是2-碘酰基苯甲酸,本文将就该化合物的危险性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。

第一:碘原子
碘(化学符号:I,原子序数:53)是一种化学元素,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5周期,第ⅦA族,属于卤素族。化合价有-1,0,+1,+3,+5,+7。通常高价态的碘+3,+5,+7,这类物质属于强氧化剂范畴。

第二:2-碘酰基苯甲酸简介
英文名2-Iodoxybenzoic acid(故通常简写为IBX) ,CAS号为61717-82-6,是一种高价(V)碘化物,固体,主要作用是作为氧化剂将羟基氧化制备醛酮,其结构式如下
其通常由2-碘苯甲酸为原料制备,方法很多,包括溴酸钾、臭氧法等;同时,其进一步可制备成更加温和、稳定的Dess-Martin试剂(DMP)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IBX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DMP
三、2-碘酰基苯甲酸危害

根据SDS描述,纯的IBX干品,233℃爆炸。同时撞击敏感,其落锤数据为534g钢球/1米高度,算下来是0.53 J(GB/T 21567/21566:爆炸物标准:撞击感度≤2J。标准中,同时给出不同物质的爆炸能,液体硝化甘油为1J)。它对应的盐(铵盐,钾盐,钠盐等),也具有爆炸性。SDS摘录内容如下:


其纯品具有爆炸性(撞击敏感 shock-sensitive),根据文献的描述,该爆炸性主要是由于制备过程中溴酸钾残留导致。

虽无IBX的安全测试数据,但是根据更加温和、稳定的DMP的DSC数据(起始放热温度115℃,1305J/g),可看出,IBX热稳定性确实很差。如下为商业化DMP试剂的DSC图谱:


商业化产品中,该物质一般需要加苯甲酸和/或间苯二甲酸进行稳定处理,稳定后的名称为SIBX(Stabilized IBX)。如Sigmaaldrich 提供的SDS (661384),其为30-50% IBX 和20-25% 苯甲酸,Thermo Fisher SDS等。
综合下来,SIBX主要危害为健康危害(皮肤腐蚀/刺激 1类;眼损伤/刺激,特定靶器官毒性 1类),对光/热敏感,热稳定性还是比较好(分解温度200℃,无)。

由于纯品的高危险性,经笔者的检索,在网上,不管中文还是英文网站检索中,鲜有关于纯品IBX的信息,基本都是SIBX的信息。

四、小结
从如上初步数据分析可知:纯的IBX具有爆炸性的可能性很大。要避免处理纯的IBX干品,如果使用,请使用其稳定过的SIBX。


五、参考文献: